学术不端查重系统

多语种 图文 抄袭检测系统

论文查重后如何确保修改内容符合格式规范?

2025-11-20 14:30:05


论文查重之后,面对那份花花绿绿的查重报告,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赶紧把标红的地方给改掉,但往往就在这个“赶紧”的过程中,最容易忽略的就是格式规范,结果就是重复率降下来了,论文的排版却变得一塌糊涂,最后还得花双倍的时间去返工。所以,修改内容的同时确保格式不乱,这本身就是个技术活,得讲究方法。

最稳妥也最推荐的办法,就是彻底告别在查重报告的PDF或者网页版本上直接修改的坏习惯。正确的做法是,把查重报告当成一张“问题地图”,而不是你的“工作台”。你应该打开你原始的、格式完全正确的Word文档,然后对照着查重报告,一个一个地去定位那些标红的部分。在Word里修改,最大的好处就是你可以随时利用格式刷、样式集这些工具,保证你修改过的句子或者段落,跟前后文的字体、字号、行间距、缩进这些格式参数保持绝对一致。你改完一句话,随手用格式刷点一下,它就立刻“原形毕露”,不会因为你敲了几个字就变成另类。

在具体修改那些重复内容时,你还得特别小心那些自带格式的“雷区”。比如说,你改的是一个图表里的标题,或者是一个参考文献条目,这些地方的格式要求往往非常特殊,可能字体跟正文不一样,或者有特殊的悬挂缩进。你直接在里面增删文字,很容易就把原有的格式给破坏了。对付这种情况,一个比较聪明的做法是,先把这段内容完整地复制到一个纯文本编辑器里,比如Windows自带的记事本,在纯文本环境下进行修改,这样可以彻底剥离掉所有隐藏的格式代码。改好之后,再把它复制回Word原文档的那个位置,然后重新应用一次正确的格式样式。这个步骤虽然多了一点,但能百分之百保证格式的纯净。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你为了降低重复率,可能会大段地调整段落结构,或者把几句话合并成一句,或者把一句话拆分成几句。在这个过程中,你一定要留意那些自动生成的编号和项目符号。你手动删除一个带编号的段落,后面的编号可能不会自动更新;你把两个段落合并,可能会留下一个多余的编号。所以,每当你完成一个比较大的结构调整后,最好都从头到尾快速浏览一遍,重点检查一下章节编号、图表编号、公式编号这些是不是连续的、正确的,页眉页脚有没有因为你的修改而发生错位。

友情链接:论文查重

微信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