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不端查重系统

多语种 图文 抄袭检测系统

论文查重报告里的 “自引相似比” 怎么算?

2025-11-08 11:14:00


论文查重报告里那个“自引相似比”到底是个啥玩意儿,又是怎么算出来的,这问题确实让不少同学看着报告的时候一头雾水。很多人看到这个指标,心里会犯嘀咕,引用自己以前发表的东西,这怎么能算抄袭呢?这不是我自己的成果吗?这个想法从学术伦理上讲是完全正确的,但在论文查重这个技术环节里,系统可不管那么多,它只是个冷冰冰的比对机器,它有自己的一套计算逻辑。

要搞清楚“自引相似比”怎么算,你得先明白查重系统是怎么“认识”你的。当你提交一篇论文去查重时,系统并不是把它扔到一个无边无际的互联网数据库里去比对,它首先会去一个更小、更精准的数据库里搜索,这个数据库通常被称为“学术论文联合比对库”或者“个人文献库”。这个库里存的是什么呢?存的就是你本人以前公开发表过的所有学术成果,比如你以前发表过的期刊论文、会议论文,甚至包括你以前写过的毕业论文。系统会把你这篇新论文的文字,跟你这个“个人数据库”里的所有老论文的文字,进行一次非常细致的交叉比对。

这个比对的过程,就是“自引相似比”的计算基础。系统会把你的新论文拆分成一个个小的句子或者段落,然后拿着这些碎片,去你的老论文里一个字一个字地找。如果它发现,你新论文里的某一段话,跟你三年前发表的那篇期刊论文里的某一段话,文字上高度相似,甚至一模一样,它就会把这段相似的字数给记录下来。它会把所有这种“新论文”与“老论文”之间的相似字数全部累加起来,得到一个总的“自引相似字数”。然后,它用这个总的“自引相似字数”,去除以你这篇新论文的总字数,再乘以百分之百,最后得出的那个百分比,就是你查重报告上显示的“自引相似比”。

举个例子可能更明白一点。假设你这篇新的毕业论文总共有五万字,系统在比对的时候,发现里面有一千个字,跟你去年发表的一篇小论文里的内容高度重复,另外还有五百个字,跟你硕士时期写的另一篇论文内容高度重复。那么,系统计算出来的总自引相似字数就是一千五百字。用这个一千五百字除以你的总字数五万字,得到百分之三,那么你这篇论文的“自引相似比”就是3%。这个比例,单独列出来,就是为了告诉你,你的论文里有百分之三的内容,是跟你自己以前发表过的东西重复的。

这里有个很关键的点需要注意,就是你引用自己成果的方式。如果你在新论文里,是直接大段地复制粘贴自己老论文里的原文,那么这些被复制的部分,几乎百分之百会被计入“自引相似比”。但是,如果你是引用自己老论文里的观点,但是用了全新的语言和逻辑结构去重新阐述和解释,那么这种“释义性”的自我引用,系统就很难检测出来,因为文字本身已经不一样了。所以,“自引相似比”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你是在“重复自己”还是在“发展自己”。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这个“自引相似比”高了到底有没有关系。这就要看你学校或者期刊的具体规定了。有的学校比较宽松,它会把“总文字复制比”和“去除自引后的文字复制比”都列出来,只要你的“去除自引后的复制比”达标了,自引部分他们可以接受。但有的学校就非常严格,它会要求你的“总文字复制比”必须低于某个标准,这个标准里是包含了自引部分的。

友情链接:论文查重

微信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