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不端查重系统

多语种 图文 抄袭检测系统

论文查重系统对物理公式的检测规则是什么?

2025-11-12 10:53:42


论文查重系统对物理公式的检测规则,它不像检测文字那么直来直去,公式的特殊性让查重系统有点“力不从心”,但也不是完全拿它没办法。很多理工科的同学写论文,里面都少不了堆砌大量的公式,心里就犯嘀咕,这些公式会不会被算成抄袭啊?我能不能直接从教科书或者别人的论文里把公式复制粘贴过来?要搞清楚这个问题,你就得明白查重系统那“不聪明”的脑袋是怎么看待公式的。

你得明白一个最基本的事实:绝大多数的论文查重系统,本质上都是文字比对工具,它们的核心算法是建立在自然语言处理的基础上的。对于物理公式这种充满了特殊符号、上下标、希腊字母的“非文字”内容,它们基本上就是个“睁眼瞎”。你把一个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 E=mc² 扔给它,它看到的不是“能量等于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这个物理意义,它看到的可能是一串无法识别的字符代码,或者干脆就是一个“图片文件”。它无法理解这个公式的内在逻辑,也无法判断这个公式是你自己推导出来的,还是从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里抄来的。所以,从技术原理上讲,查重系统是无法直接“阅读”和“理解”公式内容的,它也就没法像比对文字那样,去数据库里找一模一样的公式进行匹配。

但是你别高兴得太早,这不意味着你可以肆无忌惮地复制粘贴公式。因为公式在论文里,它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总是被文字包围着。查重系统虽然看不懂公式本身,但它能看懂公式前后的那些文字描述。比如,你的论文里出现了一个公式,然后你紧跟着写了一段话来解释这个公式:“该公式表明,物体的能量与其质量成正比,与光速的平方成正比,这一关系奠定了核能理论的基础。”如果这段解释性的文字,你是从某本教科书或者某篇综述论文里原封不动地复制过来的,那么对不起,这段文字百分之百会被查重系统标红。虽然公式本身没被检测出来,但围绕着公式的“文字环境”暴露了你。很多同学抄袭,往往不是只抄一个孤零零的公式,而是连带着公式前后的定义、解释、推导过程一起抄了,这就很容易被查重系统抓住把柄。

还有一个更隐蔽的检测方式,跟公式的“呈现形式”有关。现在很多论文都是用Word或者LaTeX写的,公式通常不是直接打出来的文字,而是通过公式编辑器生成的一个“对象”。这个“对象”在文档里,它有自己的内部代码。虽然查重系统看不懂公式的数学意义,但它有可能比对生成这个公式的“代码”是否一致。比如,你用Word的公式编辑器输入了一个公式,另一个人也用同样的编辑器,以同样的顺序输入了同样的符号,那么生成这个公式的底层代码可能就是一模一样的。如果查重系统足够高级,它有可能通过比对这种代码,来发现公式的重复。当然,这种情况相对少见,而且只要你稍微改变一下输入方式,比如空格多一点、少一点,或者换一种编辑器,这个代码可能就变了,系统也就比对不出来了。但这提醒我们,那种完全不动脑子的“Ctrl+C”、“Ctrl+V”操作,始终是有风险的。

对于物理公式,最安全、最规范的做法是什么呢?其实很简单,就是把它当作一种“公共知识”来对待。那些经典的、众所周知的物理公式,比如牛顿第二定律 F=ma,或者麦克斯韦方程组,它们本身就是人类知识的结晶,不属于任何个人,你当然可以在你的论文里直接使用,不需要担心抄袭的问题。但是,你不能只是简单地把公式扔在那里。正确的做法是,用你自己的语言,去解释这个公式的每一个符号代表什么物理量,这个公式在你的研究情境下有什么具体的意义,你是如何应用这个公式来解决你的问题的。你的原创性,不体现在公式本身,而体现在你对公式的理解、应用和阐释上。

友情链接:论文查重

微信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