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查重前删除附录的补充说明文字有用吗?
2025-11-17 14:16:56
论文查重前要不要把附录里的补充说明文字给删了这个问题,得看你用的查重系统到底是什么路数,还有你附录里那些文字到底是什么内容,但总的来说,指望靠删附录来大幅降低重复率,很多时候都是白费功夫,甚至还可能弄巧成拙。
论文查重系统它们的工作原理就是把你提交的整个文档从头到尾扫一遍,然后跟它数据库里海量的文献去比对文字。它可分不清哪个部分是正文,哪个部分是附录,在它眼里,只要你文档里有的文字,它都得比对一下。所以,你附录里的补充说明文字,只要是以文本形式存在的,比如对调查问卷的详细描述、对某个实验步骤的额外解释,或者是大段的原始数据说明,这些内容都会被查重系统纳入检测范围。如果这些文字恰好跟数据库里的某些文献有重复,那它们就会像正文里的重复内容一样,被标红,并且计入总的重复率。
那为什么有时候删了附录又好像没啥用呢?这里头有个关键点,就是查重系统对附录内容的权重处理。很多学校或者期刊在用查重系统的时候,会设置一个检测范围,有时候会明确要求排除附录、参考文献这些部分。如果你的学校用的是这种定制化的查重服务,那你附录里的文字根本就不会被检测,你删了也白删,重复率不会有任何变化。但还有一种更常见的情况,就是系统虽然检测了附录,但在计算最终重复率的时候,会给附录部分的重复内容一个很低的权重。也就是说,就算你附录里有五千字跟别人一模一样,可能最后只算你重复了五百字,对总重复率的影响微乎其微。你辛辛苦苦把附录删了,结果发现重复率只降了百分之零点几,这投入产出比也太低了。
更重要的是,附录里的补充说明文字往往不是孤立的,它跟你的正文内容是紧密相关的。比如,你在正文里提到了一个复杂的实验装置,然后在附录里用大段文字详细描述了这个装置的构造和参数。如果你为了查重把这段描述删了,那正文里提到这个装置的地方就显得很突兀,读者看不明白,评审老师也可能质疑你研究的严谨性和完整性。到时候老师让你把附录内容补回来,你不是还得重新面对查重的问题吗?这种为了降低一点点重复率而牺牲论文完整性的做法,完全是得不偿失。
那附录里的文字就完全不用管了吗?也不是。如果你的附录里真的有大段直接复制粘贴的内容,比如你直接把某个国家标准或者行业规范的全部条文都贴了进去,那这部分内容的重复率可能会非常高,即使权重低,也可能把总重复率拉高一点点。这种情况下,你可以考虑不直接复制,而是做一个概括性的说明,然后注明“详见XX标准第X条”,这样既保留了必要信息,又避免了大量的文字重复。或者,如果学校允许,你可以把这些大段的文字内容做成图片格式插在附录里,查重系统通常不检测图片里的文字,这也是一个办法。
友情链接:论文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