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查重报告里的 “全文相似比” 包含自引吗?
2025-11-21 16:47:25
论文查重报告里的那个“全文相似比”到底包不包含自引,这事儿其实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它完全取决于你用的是哪个查重系统,以及你在提交论文时做了哪些具体的设置。
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查重系统在它的数据库里,到底有没有把你之前发表过的论文也收录进去,如果收录了,那它就会把你的新论文和你的旧论文当成两篇独立的文献来进行比对,根本不管它们的作者是不是同一个人。如果你之前在某个期刊上发表过一篇小论文,或者你自己的硕士论文已经被收录了,那么你现在写博士论文,只要在内容上引用了之前那些成果,知网系统在查重时就会一视同仁地把这些内容识别为重复。它不会因为两篇论文的作者都是你,就手下留情。
在查重系统看来,文字的重复就是重复,它只负责客观地比对文本相似度,而判断这种重复是否合理的权力,是在评审老师手里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你的自引是会被实实在在地计入“全文相似比”这个数字里的。
很多查重系统,特别是高校提供给学生的查重机会,是有一个“排除自引”或者“排除参考文献”的选项的。如果你在提交论文进行查重之前,能够准确地把你之前发表过的文献信息,按照规范的格式填写到论文的参考文献列表里,并且在提交时勾选了“排除参考文献”这个选项,那么系统在计算最终的重复率时,就有可能把这部分内容从总的重复字数中剔除出去,从而得到一个更低的、更“干净”的相似比。但这个功能也不是万能的,它对参考文献的格式要求极为苛刻,只要你的参考文献格式稍微有点不规范,比如标点符号错了、作者名写错了,系统就可能识别不出来,导致该排除的没排除掉。
我们看待“全文相似比”这个数字,不能太机械。它更像一个初筛的警报器,告诉你哪些地方可能存在文字上的重合,但它并不能区分这种重合是合理的自引、规范的引用,还是恶意的抄袭。就算你的论文因为自引导致相似比有点高,比如超过了15%或者20%,你也不用过于恐慌。你完全可以在提交给导师的论文里附上一份简单的说明,或者在答辩的时候主动解释清楚,指出哪些高亮的部分是你自己前期研究成果的延续和深化。只要你的自引是必要的、规范的,并且能够清晰地说明新旧研究之间的逻辑关系,那么评审老师通常都会理解并接受,不会仅仅因为一个偏高的相似比数字就全盘否定你的论文。
友情链接:论文查重